風險識別是針對拼裝罐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基礎狀況開展的系統查找和識別風險的工作,為風險評估、風險控制提供基礎數據。風險識別的流程主要有5個階段的工作:其一,劃分拼裝儲罐作業活動,明確風險源、風險點;其二,認識風險存在的危害;第三,研究風險產生的原因,識別引起風險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第四,識別風險的性質,進而識別風險可能引起的后果;第五,編制出風險識別數據庫。
?。?)劃分作業活動:
為了準確地識別風險,先要編制施工現場作業活動表,其內容包括施工計劃、施工類別、施工場地、使用設備、施工人員和施工活動。
?。?)認知存在的危害:
要根據拼裝罐施工計劃的先后順序或風險承受的對象,逐項、逐階段、逐崗位地識別與各項作業活動有關的主要危害,包括危害對象與危害方式。
?。?)分析風險原因:
分析風險可能導致的損失主要是由何種因素造成的,并進一步探索該因素背后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分析風險的影響:
要分析拼裝罐施工風險可能造成的人員損失、財物損失還是時間進度損失,或者是綜合損失。風險識別是一項制度性、系統性的持續工作,是風險管理成功的關鍵和奠基石。
?。?)建立風險識別數據庫:
一是建立設備、環境的風險數據庫。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設備、環境、工器具、勞動防護及物料等靜態風險的識別,找出存在的危險因素。
二是建立作業風險數據庫。通過施工人員對施工作業流程的自查和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結合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開展階段性的識別,查找影響安全的危險因素。
拼裝罐施工中建立風險數據庫時,應注意采用信息化手段,與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對風險識別結果實行動態維護,保持數據真實、完整、可追溯,以便今后類似施工項目的實際應用。
上一條: 淺談膜結構沼氣氣柜的設計形式
下一條: 淺析拼裝罐潛在的動態與靜態風險